專業從事于消防工程設計與施工
本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醫院建筑消防設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探討了大型醫院建筑消防設計的要點。由于城市大型醫院規模大、功能多樣、流線復雜、人員密集,對建設項目的消防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必須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和消防設施,以便火災發生后盡快控制火勢,盡可能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醫療建筑的消防設計一般分為兩部分:
主體結構:醫療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
醫院建筑消防設計要點:
一些建筑消防設施設計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許多消防設計人員未能充分了解**消防設計標準和規范,在設計過程中沒有運用自己的半知半解進行消防設計。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消防設施的設置和布置有明確要求。在設計醫院建筑的消防功能時,應在民用建筑消防設計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和掌握醫院建筑消防設施配置和設計的相關規范規定。
總平面消防設計中,規范對醫院建筑的長度、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制氧機房、氧氣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液氧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有明確規定,室外停車場與建筑物的消防距離、消防道路轉彎半徑、直升機停車場等。
對于沿街長度150米以上或周長220米以上的醫院建筑,《消防設施設計標準》要求必須設置對外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應通過建筑物,使一樓樓梯間能直接疏散到室外安全區域。如果真的很困難,可以用環形消防車道來彌補,但環形消防車道應該與城市道路在不同方向上的道路連接相同。
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設計應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根據規范設計標準,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6m,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9m,高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大于13m,建筑表面為平屋頂。如果屋頂有女兒墻,建筑物的高度應包括兩種高度:室外設計地面和屋頂表面。
在設計除氧機房時,應按規范和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規范和標準為:制氧機房與周圍耐火等級為1、2級的民用建筑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5m,制氧機房與重要的同等級耐火等級的公共建筑之間的距離應大于50m。
氧氣罐之間的距離應以相鄰較大罐的半徑為基礎,且不得小于半徑。氧氣罐與可燃氣體罐的距離不得小于相鄰較大罐的直徑。液氧儲罐周圍5m范圍內不得設置瀝青路面和可燃物。醫用液氧儲罐與醫療衛生機構外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必須符合有關規定。液氧儲罐與其泵房的距離應大于3m。
根據《消防設施設計規范》,室外停車場距建筑物的距離不應小于6米。在許多具體的設計中,停車位往往布置在建筑物旁邊或相鄰位置,具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
根據規范設計,直升機停機坪的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建筑高度100米以上、標準建筑面積2000***以上的公共建筑,應在屋頂設置直升機救援設施或停機坪。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設置直升機停機坪。
防火面寬度設計應保證建筑物之間的防火距離,并控制在15米以外。禁止在消防車道與建筑物之間設置空管、樹木等障礙物,不得妨礙消防車的運行。